亚星会员平台

【特别报道】315米上的青春刻度

——水电七局青年在“世界第一坝”破译安全密码

发布日期:2025-06-13???? 信息来源:双江口   作者:宁一凡 杨跃辉 杜涛   字号:[ ]

四川阿坝州大渡河峡谷深处,寒风呼啸。中国电建水电七局双江口水电站建设现场,一面印着“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的旗帜在315米高的世界第一坝体上猎猎作响。这支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团队,用创新与坚守,在“六高”(高坝、高寒、高应力、高边坡、高强度、高海拔)挑战中,书写了一段对于安全与突破的传奇。

双江口水电站大坝全貌

破冰之战——当“大白”遇见极寒

“零下15度,砾石土料一夜间冻成‘铁板’,填筑进度被迫停滞!”双江口冬季有效施工时间不足1个月,传统加热方式能耗高且不符合“双碳”目标。青安岗技术攻关小组连夜集结,青年工程师廖亚斌提出:“港口用气膜仓储存铁矿防潮,我们能否借鉴?”短短半年,一座长190米、形似“白色巨鲸”的气膜储存仓在2311米高程平台拔地而起。这个被称作“大白”的创新设施,内部无梁柱支撑,靠气压差维持结构,仓内温度恒定5℃以上,10万立方米土料告别冻结难题。青安岗成员每日通过智能感知系统监测“大白”状态,确保料源“舒适度”,冬季填筑效率提升40%。

追光者——定日镜下的“安全革命”

“靠天吃饭不是水电人的作风!”面对冬季气温低施工窗口期短的困境,青安岗团队将目光投向戈壁滩上的光热电站。20面总面积1340平方米的定日镜矗立于左岸峭壁,如同“现代夸父”追逐太阳。镜面自动追踪光线,将阳光反射至填筑区,心墙表面升温6℃,每日多抢出3.5小时黄金施工时间。

青安岗安全员杜涛说:“以前低温作业易引发设备故障和人员冻伤,现在‘借光’施工,隐患减少80%。”这项国内水电行业首创技术,被写入《高寒地区土石坝施工安全指南》。

定日镜“借光”

智控密码——无人碾压机群的“安全之舞”

“人工碾压施工风险极高,必须破局!”2025年4月,大坝填筑突破200米关键节点,青安岗数字化小组引入5骋+无人机群智能碾压系统。30台无人驾驶碾压机通过“智能中枢”协同作业,实时传输碾压轨迹、压实度数据至青安岗监控中心。

技术骨干李金展示后台数据:“过去靠经验判断密实度,现在附加质量法、坑测法实时检测,误差率从5%降至0.3%。”该系统还配备自动避障功能,彻底消除机械碰撞风险,成为“零事故”标杆工程的核心支撑。

网格化安全——青安岗的“橙管”行动

“安全不是口号,而是每方土石料里的基因。”项目部将青安岗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划分12个安全责任区,实行“一岗双责”。青年岗员每日班前开展“安全叁分钟”微课堂,利用“电建安全通”础笔笔上传隐患照片,2025年累计整改问题2300余项,闭环率100%。

2025年5月1日,双江口水电站完成首次蓄水,1.1亿立方米碧水映照着青年建设者的笑脸。这支青安岗团队已创造6项世界纪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18万吨,相当于再造4万公顷森林。315米,不仅是大坝的高度,更是青春攀登安全高峰的刻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