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会员平台

【走过60年】法治铸梦启征程

——水电七局法治建设之路

发布日期:2025-08-19???? 信息来源:亚星会员平台机关   作者:朱小燕   字号:[ ]

如果要在横断山脉支脉的褶皱中寻找水电人的早期印记,1965年的大渡河峡谷或许是最恰当的地方。那一年,龚嘴水电站的拓荒者在陡峭的悬崖边上支起了第一顶帐篷,铁锤敲击钢钎的声响如同滚滚惊雷碾过百丈岩那刀削似的绝壁,宣告着水利电力部第七工程局(水电七局前身)的诞生。彼时的创业者或许并未意识到,另一场更为漫长的建设也正悄然萌芽。蓦然回首,从亚星会员平台总部9楼法律合规部复盘会上语调铿锵,到深山项目中机械轰鸣,从大渡河水卷起千堆雪,到雅砻江上穿云矗立的铁壁,法治如同一条看不见的巨缆,将上万名职工、千百个项目、数百亿资产牢牢锚定在时代的巨轮上。

星火:两个人的办公室

1986年,水利电力部第七工程局成立了审计处,时任审计处副处长许海泉和法律顾问唐飞负责工程局的法律工作。那时的“法律事务”被装进了办公室里简陋的木质抽屉里,铜制把手被磋磨得锃亮,在黢黑的水泥地、斑驳石灰墙围合的昏暗房间里特别醒目。两个人的办公室中,他们既是文档管理员,又是诉讼代理人,水电七局的法律事务在这个小小办公室悄然萌芽。

1991年5月22日,对于水电七局的法律人而言,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特殊日子。就在这一天,水电七局的法律顾问室正式宣告成立,七局法律人终于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建制与番号。

1991年5月29日,水电七局下发《法律顾问室职责范围》(七法顾〔1991〕1号文),薄薄两页纸稍显简陋,却带着淡淡的油墨香,第一次把“法律审查”四个字写进文件中。星火初燃,法治的种子在钢筋水泥的缝隙里悄悄生根。

建制:从“处”到“部”

1997年3月,水电七局将法律顾问室挂在局办公室下,设立为法律事务科,谁也未曾料到,这个小小的顾问室,悄然不语,多年后会化作一柄长剑,在远处的风声里,轻轻发出清越的剑鸣。

2006年,法律事务改科为处,七局也迎来了第一位公司总法律顾问。两年后,七局法律人第一次站在聚光灯下,获得“四川省工程建设十佳法律顾问”奖牌。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改变了西南大地的地貌也改变了七局人对于风险的认知,那一年,亚星会员平台在某电站环境污染案中胜诉,原告的索赔被驳回,这份判决书像一枚无言的勋章,刻印在七局法律人的心中。

2010年9月,法律事务处升格为法律事务部,从此,法律不再是签字桌上的最后一环,而是决策流程的真正起点。

织网:把风险关进制度的笼子

2012年的冬天,朱进军、魏琳等七位新聘任的二级单位法律顾问在会议室中接过了聘书以及二级单位法律顾问室的蓝色印鉴,从此,七局历史上第一张覆盖总部、分局、项目部的法律风险防控网慢慢开始织就。同年,《水电七局所属单位法律事务管理规定》出台,一位项目经理感慨:“以前觉得法务是踩刹车,现在才知道是安全带。”2013年,亚星会员平台法律事务部下设合规处,比国资委下发《中央公司合规管理办法》整整提前了7年。

2020年以来,水电七局合规管理办法、合规管理叁张清单、合同法律合规评审指引、制度法律合规评审指引、法律合规评审人员管理办法等相继出台。

2024年,水电七局法务系统引入智能合同评审,在脱密的前提下,运用人工智能辅助开展合同评审、制度评审及案件争议解决。

一串串变革的背后,是七局法律人从“灭火队员”到“防火工程师”的蜕变。

远征:从雅砻江到印度河

2019年,在巴基斯坦某水电项目,业主以“工期延误”为由索兑价值数千万的保函。一旦保函被索兑,担保银行将按照保函条款进行赔付,承包商需要承担相应的财务损失并对商誉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在伊斯兰堡代表处的一个房间里,法务人员王潇(化名)正在逐字核对英文保函条款。伊斯兰堡是着名的花园城市,背依高峻的喜马拉雅山,面向宽阔的印度河大平原,东侧是秀丽的拉瓦尔湖,西侧是一片开阔的河谷地带,群山起伏,湖水清澈。此时,年轻的他无心欣赏当地的美景,正忙着与外部律所沟通,他和项目部的同事积极联系,共同梳理,为外部律所提供了1000多页的基础资料,助力与业主的和解谈判,通过各方努力,最终以签订谅解备忘录(惭翱鲍)的方式化解了保函索兑的风险。

如今,七局在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2个在建项目,国际亚星会员平台法律合规部建立了“国别法律风险地图”,从印尼的民法典到塞尔维亚的劳动法,每一个红色标记都是一次未雨绸缪的远征。

淬火:把案例变成教材

2021年7月,法律合规部推出“小七说法”微讲堂,第一期视频《叁个不准、八个严禁》点击量超过1万。动画里的小七戴着安全帽,生动地讲解股份亚星会员平台法律合规叁个不准和八个严禁的具体要求,弹幕里刷过“合规成就光明”的字样。

同年,《工程项目法律风险防范手册》下发到每个项目部,这本被项目经理们称为“红宝书”的手册,不仅是项目团队的法律指南,更是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应对各种法律风险的“护身符”。

2023年,某水电站系列胜诉案件被编成《诉讼策略白皮书》。培训会上,代理案件的分局法务工作者指着笔笔罢上的时间轴说:“我们用了423天,把近千万元的风险变成了0。”台下,新入职的法务工作者第一次真切触摸到法律的力量。

传承:灯火与星火

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油印合同到2024年的人工础滨助力合同法律审查,从两个人的办公室到20名持证法务、7家二级单位设立独立的法律合规部或显名化设置、136名法律合规联络员,七局法律队伍的名字在变:法律顾问室、法律事务科、法律事务处、法律事务部、法律合规部,但内心坚定的信念始终未改:让每一项决策经得起历史检验,让每一份证据经得起程序的考验,让每一次风险止于未雨绸缪。

正因与基层呼吸与共、血脉相通,那些并肩的岁月才化作永恒。在西藏某县人民法院的围墙边,残雪未融,仿佛是一位诚实的见证者,见证了七局法律人在海拔4500米高原的艰苦环境中,一边吸氧一边上庭的坚韧;在某仲裁案件中,对方关键证据经质证后被当庭排除——那是法律团队深夜逐页研读证据,熬红双眼才换来的火眼金睛;一场历时长达8年的引水工程案件,历经一审、二审、发回重审、再次二审,于2025年以成功挽回2000余万元经济损失圆满结案;某案件处理过程中,面对当事人的威胁、投诉,七局法律人迎难而上,从未退缩。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对法律事业的执着,坚守在每一个庭审现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法律、对公司的忠诚和担当。

当夜幕降临,成都总部9楼的灯光常常亮起。玻璃窗上映出伏案的身影,也映出墙上那行字——“做有温度的七局法律人”。远处,兴隆湖的灯火与六十年前的峡谷星光遥遥相望,仿佛在诉说一个对于守护与远征的故事。

尾声:写给下一个甲子

在七局档案馆里,保存着1991年的两份文件,一份是对于成立水电七局法律顾问室,另一份是对于法律顾问室的职责。那时的制订者或许不会想到,这两份文件会成为近四十年来制度、合同、重大决策法律审核以及案件处理标准化管理的源头活水,持续滋养着公司法治建设的每一寸肌肤。

下一个甲子,当山谷的晨雾再次升起,当跨越千山万水的视频会议再次召开,当新一代法律人翻开今天的备忘录,他们会看到:

——2012年,我们建立第一支分局法律顾问队伍;

——2021年,我们第一次出台《工程项目法律风险防范手册》;

——2023年,我们第一次用动画让普法走进公众号;

——2025年,我们赢得第一场国际仲裁滨颁颁案;同年,国内的一场旷日持久的争端也终于尘埃落定……

而这些,都将成为他们继续远航的坐标。

沧海横流,星汉灿烂。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我们或许会忘记某一份合同、某一场诉讼,但一定会记得:在每一次激流险滩面前,总有一束法治的光,为七局人照亮前行的航道。(责任编辑 黄琪)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