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会员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局网群 > 一分局 > 文苑杂谈

边城絮语

发布日期:2025-08-13???? 信息来源:西昌区域项目   作者:裴琼   字号:[ ]

我对凤凰古城的最初印象,源于沉从文笔下的《边城》。它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湘西的山水之间,幽幽散发着令人心折的魅力。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期,我踏上了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渴望邂逅那位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翠翠。

青石板在脚下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有人在翻动一本浸了水的旧书。我踩着这些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的石头走进凤凰古城,入眼便是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蜿蜒曲折如丝带。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店铺林立,木质门窗上的雕花精美绝伦,静静展示着传统的湘西工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混着各种美食的香味,勾得人垂涎欲滴。

沿着街道缓缓前行,不知不觉便来到了沱江边。沱江如一条碧绿的丝带,穿城而过,将古城温柔地分为两岸。恰逢雨后初晴,檐角的水珠正一滴一滴坠落,把天空的蓝一点点洇进沱江里。

沱江该是古城的魂吧。它既没有江南流水的缠绵,也没有塞北河流的粗犷,只是静静地、悠悠地淌着。江面上,游船轻轻摇曳,船头的船夫熟练地划着桨,溅起层层细碎的水花。江边的吊脚楼依山而建、临水而居,木质结构在岁月的洗礼下虽略显斑驳,却更添了几分古朴与宁静。这些吊脚楼错落有致,有的还悬挂着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热情欢迎远方的来客。

沿着江走,总能撞见些意外的景致。比如某个转角突然出现的石阶,一级级扎进水里,被水泡得发亮。有姑娘提着裙摆坐在最下面一级,任江水漫过脚踝,水中的倒影也跟着轻轻晃动。卖酸萝卜的担子就搁在石阶旁,玻璃罐里的红辣椒泡得透亮,酸气混着江风飘出老远。我买了一块,辣得直吸气,却见挑担子的老汉正对着江对面的吊脚楼笑 —— 那里有个穿苗服的女子,正把洗好的蓝布晾在竹竿上,风一吹,布衫就鼓成了船帆。

沉从文先生的旧居藏在巷子里,像块被时光磨圆的石头。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天井里的石榴树正落着花,红瓣儿飘在青石板上,像谁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墙上挂着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从少年时期的英俊潇洒,到老年时期的和蔼慈祥,每一张都记录着先生的人生轨迹。我站在他伏案写作的书桌前,仿佛能听见笔尖划过稿纸的沙沙声,混着窗外的蝉鸣,织成一张网,把几十年的光阴都兜在里面。

暮色漫上来时,沱江开始发光。吊脚楼的灯笼一盏盏亮了,红得像熟透的樱桃,影子落在水里,就成了一串会动的星子。有撑船的老汉戴着斗笠,竹篙一点,小船便载着满船的灯笼,悠悠地滑进这幅流动的画里。船尾的渔火忽明忽暗,惊得两岸的虫鸣都顿了顿。

我坐在虹桥的栏杆上,看江面上的灯影慢慢化开。虹桥风雨楼横跨在沱江上,如一道彩虹飞架两岸。它不仅是古城的交通要道,更是一座集建筑艺术与文化内涵于一体的古建筑。登上虹桥,凭栏远眺,古城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与沱江的绿水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桥下的江水潺潺流淌,游船在江面上穿梭往来,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江面上。

夜深时,雨又落了下来,细得像蚕丝。我站在吊脚楼的窗前,看雨丝织成的帘子里,沱江正把满河的灯影揉碎,又重新拼起来。远处的石拱桥在雨里只剩个淡淡的轮廓,像谁在宣纸上轻轻描了一笔。风穿过木窗的缝隙,带着江水的潮气,还有远处酒吧里隐约传来的民谣。我仿佛穿越到了故事里,看见了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以及摇着船的翠翠……






【打印】 【关闭】